
寧化縣翠城實驗中學:黨建引領教育路
6月12日,寧化縣翠城實驗中學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教師志愿者開展“踐行初心使命,美化校園環境”主題黨日活動及志愿服務活動,黨員教師帶頭美化校園環境,以實際行動擦亮黨建品牌。
建校以來,翠城實驗中學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打造“翠育先鋒135”特色黨建品牌,實施“黨建+育人、教學、教研、團建、服務”等工程,推動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激活學校發展動能。?
黨員爭當教學排頭兵
示范公開課是展示學校教學成果和提升教師教研能力的重要平臺。翠城實驗中學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將黨建工作與教學實踐深度融合,通過黨員示范課、教學技能競賽等活動,引導黨員教師在課堂主陣地上亮身份、樹標桿、作表率,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翠城實驗中學現有教師78名,其中黨員教師23名。學校黨總支組建黨員教研先鋒隊,對教學設計、課件內容等進行研討、試講,積極打造精品課。黨員教師劉美婷執教的市級公開課《核污染水對生物圈的影響》,以創新的教學方法、互動式的課堂設計,贏得了在場專家與聽課教師的高度評價。
“五育并舉”是新時代教育發展要求,除傳統的文化科課堂教學外,學校黨總支還積極打造特色課程體系,開設體育、閱讀、美術、書法、機器人、電子百拼等社團課,每名黨員教師領銜一個團隊。在讀書節活動、繪畫比賽、書法大賽、校園足球聯賽、科技制作比賽等活動中,黨員教師積極響應,率先垂范,不斷引領各團隊教師成長,切實提高課堂實效。
黨員帶頭幫扶青年教師
“黨建引領·培青工程”結對幫扶行動是翠城實驗中學培養青年教師的重要舉措。黨員教師主動承擔起“傳幫帶”重任,通過“共讀一本書、共備一節課、共研一課題、共上一堂課”的“四共”傳幫帶模式,將黨建與教學深度融合,把黨員的責任意識轉化為助力青年教師成長的實際行動。
翠城實驗中學依托“黨建+培青工程”,15名黨員教師帶頭與青年教師結對,通過“四共”行動,形成“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互學共進”的良好氛圍。學校黨總支定期開展師徒結對成果展評、黨建與教學融合案例分享會,將“傳幫帶”成效納入黨員考核,推動黨建工作與教師隊伍建設同頻共振。
青年教師邱志雄任教七年級數學,黨員教師伍澤暉是他的結對幫扶導師。從教學備課到課堂實踐,伍澤暉帶領邱志雄精心打磨教案,反復推敲細節。師徒二人開展“同課異構”,通過示范教學、課后評課,邱志雄不斷突破教學難點,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中探索創新路徑。伍澤暉定期與邱志雄談心交流,結合其職業規劃制定成長計劃,幫助他在專業發展與心理建設上雙向提升。在伍澤暉的悉心指導下,邱志雄的教學成績迅速躍居年級第一。
黨員情暖留守學生
翠城實驗中學現有在校生1007名,其中留守學生75名。學校黨總支特別關心關愛這少數學生,定期組織黨員教師走訪留守學生家庭,協助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學校設立“愛心幫扶站”,黨員教師帶頭為留守學生提供學習用品、衣物等生活物資援助。黨員教師與留守學生結對幫扶,定期對他們進行學業輔導,幫助解決學習困難,提高學習成績。
2024年秋,黨員教師徐慧蓮擔任七年級班主任時,發現男生小葉雖然成績優異,卻總是郁郁寡歡。通過細心觀察,她了解到小葉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孩子不僅渴望一雙運動鞋參加籃球活動,還因近期身體乏力而倍感困擾。她主動與孩子談心紓解心結,并聯系小葉父親,建議他定期與孩子視頻通話,關注身體狀況和成長需求。在徐老師的關心下,小葉很快振作起來,變得開朗自信、勤奮好學,還加入了校棒壘球隊訓練隊。
學校設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心理教師,為留守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心理咨詢服務,幫助他們排解孤獨、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能力。在黨員教師的帶動下,教師們用行動詮釋“愛的教育”理念。
“圍繞黨建促教育,就要把黨的建設與學校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提高黨員教師的素質,發揮他們的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帶頭作用,進一步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翠城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李科生表示,學校將持續深化“黨建+”融合模式,通過“黨員先鋒崗”等載體,讓黨建成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讓黨旗在教學一線高高飄揚。
記者 林璐 賴全平 通訊員 夏萬鵬

- 上一篇:滬寧:“理論一家親” 共續山海情[ 06-19 ]
- 下一篇:寧化舉辦2025年高質量發展“四鏈”融合工業企業“手拉手”拓市…[ 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