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期而遇的危險化學品
什么是危險化學品(以下簡稱“危化品”)?為什么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危險化學品這么重視呢?
危化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常見的危化品分類:
1.爆炸品 2.氣體 3.液體 4.固體 5.氧化劑 6.毒品 7.放射品 8.腐蝕品
我們有時在高速公路上會遇到罐車,上面的標志簽有的是我們認識的,還有一些不知道的,那他們是不是危化品的標識呢?下面我們列舉幾種常見的危化品標識:
爆炸品
易燃固體
易燃液體
毒害品(劇毒品)
毒害品(有害品)
放射性物品
危化品一旦發生事故會有哪些危害?
危化品的事故是指一種或數種危化品或其能量意外釋放就會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及環境污染的事件,它分為火災事故、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灼傷事故和泄漏事故及其他類型事故六種類型。
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和哪些危化品相遇呢?遇到了事故怎么辦?
我們每天使用的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遇明火燃燒或者爆炸,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還會造成人的窒息,因此我們要開窗通風,使用完天然氣后及時關閉灶具開關和閥門,同時應注意不要和煤炭等一起使用,以免發生危險。
我們隨時隨地使用的充電寶也是危化品。充電寶大部分是鋰電池,它易短路,因此在過度充電和極限溫度下可能會著火,擠壓和碰撞時也容易著火和爆炸。今年夏季我國很多地區都出現了極端高溫天氣,在充電寶已經成為我們大多數人的必備隨身物品的今天,預防充電寶著火事故的發生更應該引起我們的特別注意,要注意防止充電寶遭受重壓和暴曬,并要遠離高溫高濕的環境。
炎熱夏天蚊蟲的叮咬避免不了,我們常用的花露水中含有酒精成分,酒精是具有可燃性的,所以花露水的存放要避免暴曬,使用時也要注意不要立即使用電蚊拍,涂抹后不要立即接近明火,以免發生人身灼燒等事故。
疫情期間,我們家里常備和使用的消毒濕巾或免水洗手液同樣含有酒精成分,容易有火災的危險,因此要注意在使用時,這些物品也要遠離火源。
殺蟲劑也是常見的危化品之一。其中的主要成分丙烷和丁烷與空氣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溫容易發生爆炸,同時包裝物又是有壓力的容器,明火或者碰撞都容易發生爆炸,因此在使用殺蟲劑時,注意明火、高溫和撞擊。
在使用84消毒劑對家中物品進行消毒時,除了使用說明書中提示的防止噴濺腐蝕皮膚之外,還不能和潔廁靈、醋等酸性物質含量大的產品混合使用,以免產生有毒的氯氣,氯氣可溶于水和堿溶液;中毒輕者出現呼吸道刺激和損傷,所以在使用84消毒劑消毒時切記不能和酸性的物質混合使用,以免造成身體傷害。
夏季我們常用的防曬噴霧屬于易燃易爆物品,它的成分中含有乙醇烷類等物質,遇明火容易發生燃燒。同時防曬噴霧一般都是高壓鋁罐,一旦遇到高溫和強烈撞擊會有爆炸的危險,我們一定要正確使用和放置物品。
千萬不要以為危化品聽起來離我們很遠,其實生活處處有危險。在生活中使用各種危化品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能放松警惕。
參考文獻:
《危險化學品法規標準》方文琳 2016年1月
《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0871-2022》 國家標準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1992》國家標準
《化學危險品及其主要特性分類GB13690-92》國家標準
《危險貨物包裝標識GB190-1990》國家標準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1號) 2011年3月2日
作者:王其輝
審核:西北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化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閆毅
- 上一篇:除了硝酸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危險化學品?[ 09-13 ]
- 下一篇:沒有了!